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

不到三十歲的譯界天才? 齊霞飛的密西西比河上是畢樹棠譯本


        志文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《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》,編號新潮文庫257,譯者署名「齊霞飛」,來源是上海新文藝1955年出版的《密西西比河上》,譯者是畢樹棠(1900-1983)。這本書上冊於1950年由上海晨光出版,書名《密士失必河上》,1954年譯出全書,改用今名。志文版書名則加了「的生活」三字。我用來比對的是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所藏的1961上海新文藝版。志文版除了全書六十章之外,也收了原譯四篇附錄。文字略有修改,但根據此譯本無疑。如第三章中一段守船人互相吹牛的歌舞:

畢樹棠譯本:
「嘩!我是老牌天生鐵牙的、金鑲的、銅肚皮的專要人命的,是從阿肯色荒野裡來的!拿正眼瞧瞧我!我就是他們叫『暴死』和『覆滅的便是!我是暴風生的,地震養的,和虎列拉是異母兄弟,和天花是異父手足,拿正眼瞧瞧我!我強健的時候,一頓早飯吃十九條鱷魚,喝一大琵琶桶威士忌;我病的時候,吃一斗響尾蛇和一個死人。(頁18)


齊霞飛譯本:
「喝!我是真正天生鐵牙的、金鑲的腳、銅肚皮的、專要人命的,是從阿肯塞荒野裡來的! 正眼瞧瞧我!我就是他們叫做『暴斃』和『全都死亡的!是暴風生的,地震養的,和霍亂是異母兄弟,和天花是異父手足,正眼瞧瞧我!我強壯的時候,一頓早飯吃十九條鱷魚,喝一大桶威士忌;我生病的時候,吃一斗響尾蛇和一個死人。(頁22)

        顯然齊霞飛是拿畢樹棠的譯本稍作修改而成,像是地名從「阿肯色」改成「阿肯塞」(我沒抄錯,的確齊霞飛版是改成阿肯「塞」);音譯虎列拉改為「霍亂」,以及多多少少動一兩個無關痛癢的字。「覆滅」改為「全部死亡」大概是改的最差的一個地方。折口的譯者簡介寫道:

「齊霞飛,台灣省花蓮縣人,一九五七年生,畢業於文化大學中文系,譯有『溫泉鄉之戀』『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』等,現專事譯述工作。

        但其實志文的《溫泉鄉之戀》署名的譯者是「梁駒」,而非齊霞飛。筆者之前已查出該書就是李青崖譯的《溫泉》,看來梁駒可能也是齊霞飛這位編輯的另一個筆名。連同《溫泉鄉之戀》,已知齊霞飛的抄襲本已有五本,若根據譯者資料,齊霞飛是1957年生,那麼這五本名家作品全都在20來歲就已譯出,豈非震驚譯壇的天才!其實,除了徐霞村的作品是1930就出版之外,其他全是1950年代的大陸譯作:




志文
來源
梁駒(1980)《溫泉鄉之戀》
李青崖(1955)《溫泉》(上海:新文藝)
齊霞飛(1981)《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》
畢樹棠(1955)《密西西比河上》(上海:新文藝)
齊霞飛(1983)《荷馬史詩的故事》
黃建辛,荣開玨(1956)《奧德賽的故事》(北京:中國青年)/ 水建馥(1957) 《伊利亞特的故事》(北京:中國青年)
齊霞飛(1984)《魯賓遜漂流記》
徐霞村(1930)《魯濱孫漂流記》(上海:商務)
齊霞飛(1984)《雙城記》
許天虹(1950)《雙城記》(上海:神州)


當然,戒嚴期間改人姓名是有不得已之處;但解嚴也已過了四分之一世紀,何時才能把原來的譯者名字告訴世人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