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

隱形的日譯者:黃得時的小公子和小公主


1962年黃得時的「小公子」

1962年東方出版社的「小公子」,由台大中文系教授黃得時(1909-1999)改寫,全文收錄在2012年出版的「黃得時全集」中。「黃得時全集」中只說小公子原作是美國作家Burnett夫人所著的Little Lord Fauntleroy,由黃得時改寫,漏掉了中間的轉譯者千葉省三。其實黃得時這本是從千葉省三改寫的「小公子」(講談社,1940)翻譯的。我只買到1951年的版本,封面不同,但內文近二十頁的全頁插圖都是一樣的,前言基本上也跟千葉省三的前言差不多,只有刪掉「日譯本由明治年間的女譯者若松賤子首譯」這個資訊。

這本書現在也譯為「小伯爵馮德羅」,「小公子」是若松賤子取的書名。故事跟「麻雀變公主」、「小英的故事」差不多,就是在美國生活的普通小孩,忽然發現自己是英國貴族繼承人,被接回英國過著貴族生活,但當然天真善良的主角會用愛心感化冷酷的貴族領主,讓身邊所有人都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。

無獨有偶,國語書店在1962年也出了一本「小公子」,後來文化圖書公司再出一次,署名「林仁川」改寫,封面跟東方出版社的「小公子」構圖一模一樣,只是衣服的顏色不同:東方出版社的小公子藍衣藍褲,繫同色腰帶;文化圖書的小公子則綠衣綠褲,繫橘色腰帶。文化圖書的背景多了一人一馬,東方出版社封面沒有此人,但書名頁卻保留了這個人,看來原圖是有的這匹馬才對。

也就是說,1962年,黃得時和林仁川不約而同翻譯了千葉省三的「小公子」,又不約而同的漏掉他的名字,只寫原作者白涅脫夫人(東方版)或巴涅特夫人(文化版)。因為是同本異譯,所以故事都一樣,只有人名的翻譯頗為不同,如主角的名字,黃得時譯為「馮德羅」,林仁川譯為「洪都爾路易」,日文版是フォントルロイ(Fauntleroy),看來林仁川的日文腔比黃得時嚴重。
兩人的前言也都是譯自千葉省三。例如寫到原著在美國風行的情形:
在短短的幾個月後,全美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本書的小主角「薛特利」的名字。於是,社會上便流行了一種稱為「馮德羅式」的服裝,幾乎每一個家庭,都喜歡讓自己的男孩子,頭戴黑絨帽子,身穿花邊領子的天鵝絨衣服。(黃得時)
那個時期的美國人,幾乎沒有一個人不知道故事裡的主人翁、謝德立克這個名字的。當時的男孩子,甚至於流行著一種叫做「洪都爾路易型」的服裝。這種服裝是模仿著謝德立克常穿的衣服的樣式裁製的:如天鵝絨的大黑帽,有花邊領子的天鵝絨衣服等。(林仁川)
看來黃得時的文筆還是比較好。又故事中提到主角的美國朋友想弄清楚貴族是什麼,去書店買了一本「倫敦塔」來看,林仁川譯把女王譯為「血淋淋的美莉」,黃得時譯為「殘暴的瑪莉女王」,也比較符合一般的說法。
1962年國語書店的「小公子」,後由文化圖書公司出版,
署名「林仁川」改寫,也是譯自千葉省三
東方版的書名頁,構圖和文化圖書版本完全一樣
文化圖書版本的書名頁,採用的是老伯爵祖孫乘馬車的圖



1940年千葉省三的「小公子」

小公子和他的朋友。上圖是東方出版社的插圖,下圖是講談社的插圖。

日譯者千葉省三(1892-1973)是日本有名的兒童文學作家,作品很多,
著有童話集六卷,鹿沼還有千葉省三紀念館。
黃得時的小公主(1962)
1962年東方出版社這本「小公主」,由黃得時改寫,原著是美國小說家Burnett夫人的A Little Princess(1905)。譯者黃得時(1909-1999) ,是臺大中文系最早的台籍教授之一,戰後翻譯了不少兒童文學。但東方出版社沒有告訴讀者的是,黃得時並不是直接從英文原著改寫的,改寫者另有其人,是日本最早的女性劇作家水島あやめ(1903-1990),日文譯本書名為「小公女」,1950年講談社出版。A Little Princess深受日本人喜愛,譯本和改寫本非常多,還有在台灣也播放過的「莎拉公主」動畫。
黃得時的譯本基本上都依照水島的改寫本,只有把幾個章節合併而已。人物介紹、插圖都模仿講談社的插畫。我從小就很喜愛黃得時的譯本,看了很多次,但有一個地方始終覺得有點奇怪,就是黃得時在序中說:
「我本人,從小時候到現在,已經讀過好幾遍了,可是,讀一次有一次無限的趣味和新鮮的感覺。」

這本書雖然是我的最愛,但我也很清楚這是少女讀物,男生基本不看的;黃得時是個翻譯過「水滸傳」(中譯日)的男教授,寫這篇序文的時候也已年過五十,他小時候會看小公主?果然翻開日文本,這句話其實是水島あやめ說的。這就對了,「小公女」從明治時期的若松賤子就翻譯過,水島從小就讀過,是比黃得時說這句話合理多了。


水島あやめ的小公女(1950)


 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